【2013-01-20】
@Paul郑褚 在我最喜欢的词语当中,“庸俗”至少可以排进前三。庸俗经济学让我明白要想自己幸福,就要先给别人创造幸福的条件。如果一个社会大家都又富裕又聪明,哪怕我是其中最怂最笨的一个,我的生活也会因他们变得更好。明白这一点以后,我就再也不把出人头地作为目标,人生信条也变成了“满足自己,成全别人”
@驿马星微动: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比较优势,并且将这种认知传递给下一代
@Paul郑褚:回复@驿马星微动:出人头地、权力崇拜和超人哲学是农业文明的哲学;庸俗经济学是工商业文明的哲学,也是自由的哲学
@whigzhou: 问题是一些人会把另一些人的女神抢走,把女友拐跑
@whigzhou: 再怎么水涨船高,性竞争和性选择市场上,屌丝永远是屌丝,选择压力永远在,此乃文明之幸事
@尚小荣:只要双方信息对称且自愿选择应该允许吧
@whigzhou: 为啥“要双方信息对称”?
@tertio:不仅是没有信息对称,而且,假设真的信息完全对称,交易就几乎不可能发生了
@whigzhou: 要做到最低限度对称,至少要把各自候选对象都交往一遍,其中试过的,也要试一下,可是性别不同试不出相同感觉吧?哎,难
【后记】人类确实学会了许多合作,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存竞争和选择压力的消失,作为基础性的选择力量,性选择总是会适时的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这也是斯密主义和马尔萨斯主义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