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市场分工与生殖隔离
发布于

【2011-11-16】

@磨思:一个人这方面强了,另一方面肯定弱。反之,自己这方面弱了,另一方面一定强。在一个互相斗争的社会里,短板就成人们的致命伤;在一个自由的社会中,发挥长处才是修炼金刚钻。所以,相互斗争的社会里人们大多千篇一律,而相互合作的自由社会里人们普遍精彩纷呈。

@whigzhou: 是啊,市场发达导致孤独症患者增加就是这个道理,未来人类的体质和心理多样化程度肯定越来越高,是否会导致物种分化尚待研究

@whigzhou: 假如种群非常庞大,即便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物种分化也是可能的,比如一种分布范围从中亚到西班牙的老鼠,相邻个体间都是可育的,但两头的则不可育

@springbottle: 近几百年来人类的全球性人口流动速度也迅速增加了,不同于其他物种不同种群生活区域的相对固定化

@whigzhou: 嗯,但通婚关系是否有某种内聚的倾向呢?这是关键,前述老鼠模型也可以在非地理维度上实现嘛

@springbottle:我理解,您的设想可能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社会区分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婚制。典型的例子就是种姓制度。不过,我还是怀疑这样的社会在今天是否可能。

@whigzhou: 1)嗯,某些维度上内聚度肯定是下降了,新的内聚如果有也会在其他维度上(比如职业取向?);2)只要存在对象选择,非婚繁育同样可以内聚,尽管方向会不同,当然克隆和随机采精就不会了

@springbottle:我理解,您的设想可能需要有一个严格的社会区分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婚制。典型的例子就是种姓制度。不过,我还是怀疑这样的社会在今天是否可能。

@whigzhou: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不需要预先存在这样一个内婚制,只需要某种能够自我强化的内聚倾向即可,当然自我强化所需的边界条件大概也是极其严苛的,出现几率很低

@whigzhou: 想起Don Ross关于社会性的一个洞见:非社会性动物没有社会性能力,这是显然的,但其实真社会性(eusocial)动物也没有社会性能力,因为它们在分工中的角色和职能都已被固化了,只有那些社会性但又不是真社会性的动物,才会发展出社会性能力

@whigzhou: 类似的,市场分工的日益发达,会减弱对个人的社会性能力的要求,在传统社会,你必须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才能生存(公子哥除外),而在市场社会,你只要能独自做好某件事就可能生存的很好

@茶博士未遂: 所以有超强的社交意愿和能力的人,有更强的激励去反市场?

@whigzhou: 这倒未必吧,他们也可以通过合作在市场中取得比较优势嘛,市场显然为合作形式和运用社会化能力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只是后者不再是必须的了;当然,通过反市场渔利也是利用上述合作优势的可能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