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从直觉出发推断,风险偏好似乎应与收入水平成正相关,即富人更爱冒险,因为富人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百万富翁输掉90%还有10万,收入越高,便有越多的比例可以输掉而不影响基本生活所需。
然而在现实中,可以观察到,在许多风险领域,比如彩票、赌马等,穷人具有更高风险偏好。
我觉得,这一现象只有放到我的“ 消费离散性假说 ”之下,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在该假说引导下,我们甚至可以精确的预测,一个人究竟穷到何种程度,才会对何种风险拥有较高的偏好。
按离散性假说,决定个人消费行为的动机分为三层:
1)维持现有生活方式;
2)努力提升至更高阶的生活方式;
3)在给定生活方式下,更多更好的消费;
假说认为:其中前两层是根本的、决定性的,第三层是琐碎的、次要的、容易割舍的。
由此不难得出关于风险偏好的若干推论:
1)若某人之预期收入流只够勉强维持其当前生活方式,毫无结余,则其风险偏好极低;
2)若某人之预期收入流足以维持其当前生活方式,且结余额有望在可见未来助其升至更高阶生活方式,则其风险偏好居中;
3)若某人之预期收入流足以维持其当前生活方式,但结余额无望在可见未来助其升至更高阶生活方式,则其在运用该笔结余时的风险偏好很高。
大量低端工薪者恰属第三种情况,他们无论如何省吃俭用,省下的积蓄也不足以让他们住进高档社区、开上宝马、搂上小蜜,而一个头奖却可以立即做到,所以在每周几十块的彩票上,他们的手会很松。
这一解释也对彩票设计指出了原则:彩票价格必须适合低端工薪者的开支结余,头奖金额必须能让他在生活方式上提升至少一级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