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3】
1)影响幸福感主要因素是相对社会地位及地位之近期变动,可以几个指标衡量:社会阶梯的级数(N),个体所能感知到的级数(M),个体处于哪一级(P),最近之升降(C),
2)处于各级的人口比例是不均匀的,至少从中位阶梯(即,站在该级上的人,其地位不低于一半人口)往上,数量呈指数下降,
3)社会大型化和复杂化将增加总的级数N,
4)密集居住、高流动性、发达媒体,将增加个体所能感知到的级数M,
5)增加M会让一些人(X)感觉自己相对地位下降了,同时让另一些人(Y)感觉自己相对地位上升了,因为(2),X的比例远高于Y,所以增加M总是拉低社会总的幸福感水平,
6)城市化、大众媒体和网络社交都会提高M
7)高等教育也会提高个体的M值
8)传统社会的结构较为扁平,同等规模的N值小于现代社会
9)传统社会绝大多数人生活中小社会,城市规模也较小,社会视野和社交范围皆较小,故同等经济条件下M值更小
10)以上大概可以解释,为何当收入提高到某个水平之后,增加收入不再能提高幸福感
11)以上还可得出几个推断:同等经济条件下,都市人比小城市人幸福感低,博士生比高中生幸福感低,用微信的比不用微信的幸福感低……
12)我认为『追求幸福』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