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OO与柏拉图
发布于

【2013-02-22】 @外刊IT评论 最新发表《面向对象编程从骨子里就有问题——看看名人大家是如何诋毁面向对象的》:正所谓树大招风,越是流行的东西越容易变成人们的众矢之的。在编程界里,面向对象编程就是这样一个代表性事物,不论它在当今的软件开发中占有多大的 『文章地址: http://t.cn/zYXptkR 』

@tertio:哈哈,我也是

@whigzhou: 你们只是说说而已,我却改行了

@tertio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问题在于,它总是附带着所有它需要的隐含环境。你想要一个香蕉,但得到的却是一个大猩猩拿着香蕉,而其还有整个丛林。” — Joe Armstrong(Erlang语言发明人)----Joe的毒舌总是很精准,但他的Erlang却也没摸到真正的门在哪里

@whigzhou: 我的说法是,OO就是柏拉图主义

@whigzhou: 我是在读过波普的《开放社会的敌人》后才意识到OO问题之所在的,等读到奎因时,它就完全被我唾弃了

@whigzhou: 在柏拉图看来,先有绝对而纯粹的理念,然后投射为现实,而奎因让我认识到,概念/意义/结构都是在主体与上下文环境以及主体之间的持续互动中逐渐明确起来的,其内涵与边界都随此过程而不断变化调整,OO的问题在于,它建立的系统很不适应这种变化,每次认识变化都会冲击到整个结构

@小小nopainkiller:什么是更好的方法呢?

@whigzhou: 要符合人类认知规律,即认识世界、形成和澄清观念、积累知识的规律,先具体后抽象,还有低耦合,具体怎么做我不知道,先等着看三总的成果吧

【后记】OO根子上的问题其实比这更多。